[導讀]
一、銅纜萬兆系統介紹
超五類布線系統已經完成的它的歷史任務,滿足了5~10年主流應用的承諾。六類布線系統現階段正在廣泛應用,對于七類系統,個人認為尚不滿足廣泛推廣的條件,不管是工程造價、施工難度、驗收難度及接口兼容性方面都是阻礙七類布線系統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Cat.6A增強六類布線系統孕育而生。
大家都知道10GBASE-T傳輸模式將利用脈沖調幅(PAM)技術,類似于已經被普遍用于千兆以太網的1000BASE-T模式。1000BASE-T模式利用PAM技術使用PAM-5進行編碼,在四對線的每一對上雙工雙向進行250Mb/s的傳輸。這個應用要求工作帶寬大約80MHz。10GBASE-T建議利用PAM-5/PAM-10/PAM-16以及混合技術進行編碼,在四對線的每一對上全雙工進行2.5Gb/s的傳輸。
根據上述需求,依據香農理論計算,為了達到2.5Gb/s的傳輸速率,信道的傳輸能力應該達到約20GBit/s(4對線*每對2.5GBit/s=10GBit/s.全雙工模式意味10GBit/s*2=20GBit/s)。
早期模型實驗中,達到這樣的要求需要約625MHz的工作帶寬,625MHz的工作帶寬超出了標準的E級/六類布線系統的頻率限制。在最新的標準更新中TIA把支持10GBase-T的Cat.6A類標準從625MHz降低到500MHz。
最終2007年發布的綜合布線標準TIA/EIA-568-B.2-10中定義了新型的電纜級別Cat.6A(增強六類)用于滿足100米信道長度萬兆雙絞線銅纜傳輸的標準,Cat.6A類雙絞線銅纜所要求的傳輸帶寬被定義為500MHz。
二、銅纜萬兆技術瓶頸
六類布線系統帶寬為250MHz,Cat.6A類布線系統帶寬為500MHz,隨著傳輸頻率和速率的提升,確保系統傳輸性能的標準要求也越發嚴格,原有線纜線對的絞合密度、銅芯線徑、銅纜內的間隔都面臨著技術革新,原有的可以被忽略不計的雙絞線之間以及配線架端口間的噪聲干擾也成為了影響雙絞線銅纜系統傳輸萬兆速率的瓶頸。新的測試參數被定義——外部串擾(AlienNEXT):相鄰的電纜的線對之間的串擾和相臨連接硬件之間的干擾。
滿足500Mhz帶寬要求的Cat.6A類線纜有非屏蔽和屏蔽兩種,同樣都可以支持100米的萬兆信道長度,如果使用非屏蔽Cat.6A類雙絞線系統傳輸萬兆,需要考慮外部串擾的問題;而使用屏蔽Cat.6A雙絞線系統傳輸萬兆,幾乎不需要考慮外部串擾的問題(做好屏蔽的兩端接地)。
屏蔽布線系統源于歐洲,它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線系統的外面加上金屬屏蔽層,利用金屬屏蔽層的反射、吸收及趨膚效應實現防止電磁干擾及電磁輻射的功能,屏蔽系統綜合利用了雙絞線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層的屏蔽作用,因而具有非常好的電磁兼容(EMC)特性。相同級別下,屏蔽系統電纜的外徑應該比非屏蔽電纜的外徑要大,萬兆傳輸要求的6A類雙絞線電纜非屏蔽線纜外徑比屏蔽線纜外徑大,因為外部串擾的問題。一捆6A類非屏蔽雙絞線,在N包一的情況下,最里邊雙絞線的數據傳輸線對會受到其外部包裹的N條雙絞線傳輸線對的外部串擾影響,而且這種情況下所受到的外部串擾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通常情況下,對外部串擾的測試通常使用六包一這種模式進行測試。理論上,最差情況能夠通過,其他情況也都能夠通過。實際工程中的線管或線槽中大多數為6~12根雙絞線捆成一捆,很少會有下圖中如此標準的布線工藝。通常都會幾根線纜捆扎后放入線槽或橋架,那就會有多種六包一的組合情況需要測試,這樣的話就需要在完成每條雙絞線的測試之后還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用于多種組合的外部串擾的測試。
Cat.6A類屏蔽系統雙絞線采用屏蔽層結構,相互之間幾乎不會產生外部串擾的影響,因此對于外部串擾可忽略不計,測試方法方面與之前的Cat.6類系統測試一樣,但在測試指標和測試儀器上會有不同。而Cat.6A類非屏蔽系統在施工時需要有更大的間距以保證線外串擾對線纜性能的影響。
對于標準中存在的Cat.6A類非屏蔽系統,雖然可以達到Cat.6A標準,但是施工放線、驗收難度、管槽利用率等方面存在著硬傷。非屏蔽Cat.6A系統解決外部串擾的的方法就是將電纜外皮變厚,使得捆扎在一起的線纜外皮增大了間距,以減小外部串擾的影響。增加了非屏蔽Cat.6A類線纜的生產成本。通常情況下,Cat.6A類屏蔽電纜的外徑是7.5mm左右,而Cat.6A類非屏蔽電纜的外徑是9mm左右。電纜外徑的增大,相應的會增加線管線槽方面的成本。
通過對比可得出Cat.6A類屏蔽系統應用領域及推廣比Cat.6A類非屏蔽系統具有較大優勢。屏蔽系統Cat.6A類10G解決方案的益處現在已經有事例可以證明,業內專家也認同這種方法,它是在適合目前的布線標準要求的最好的解決方案。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